【一分鐘回顧】本週稅務要聞

本週稅務要聞:

  • 送房子更節稅? 不一定
  • 年底成家…贈與免稅額逾千萬
  • 年度內先租屋後買屋 這樣報稅…
  • 房貸搬家後報稅 限扣原貸款利息
  • 可能影響自用住宅優惠稅率 買二手屋 先看營業設籍註銷沒
  • 獎金課稅 公私大不同
  • 上市櫃 須全面設審計委員會
  • 公司法新規 家族企業要留意
  • 企業申報職工福利金 員工醫藥費核實認定
  • 債權和解列呆帳損失 須檢具筆錄或裁定書
  • 營業人經常性匯款 屬私人借貸須舉證
  • 境外電商 國稅局本月啟動查稅
  • 企業2月6日前清算 稅率維持17%

送房子更節稅? 不一定

父母贈與財務予子女,過去常有迷思,要送房地產比較好,因為贈與稅會按照房屋評定現值與土地公告現值為計算稅基,與市價有一段差距,可以節稅,但國稅局說,最好別這樣做,將來轉手獲利計算失真,繳交的所得稅可能超過前面節省的贈與稅。(摘自:聯合晚報

年底成家…贈與免稅額逾千萬

贈與稅率已調漲成10%、15%、25%三級稅率,避免被課徵高額贈與稅,節稅方式即是善用免稅額,除了每年的220萬元之外,子女結婚另有100萬元免稅額度的加碼,搭配不同年度的免稅額後,新婚夫妻來自父母們的財務贊助,最多有2160萬元免課徵贈與稅。(摘自:經濟日報

年度內先租屋後買屋 這樣報稅…

如果年度中從租房子變成買房子,或是賣掉房子變成租屋族,則是按比例適用租金支出及房貸利息支出的列舉扣除。舉例今年1至3月是租屋族,4月已貸款買房,則今年列舉的項目有三個月的租金支出,以及九個月的房貸利息支出可以列舉。(摘自:聯合晚報

房貸搬家後報稅 限扣原貸款利息

民眾購買自用住宅所支付的銀行貸款利息,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可以列舉扣除。不過財政部南區國稅局提醒,如果納稅義務人改向另一家金融機構貸款還房貸,在原來貸款還沒有還清的額度內所支付的利息,才可以核實減除。(摘自:經濟日報

可能影響自用住宅優惠稅率 買二手屋 先看營業設籍註銷沒

購買二手屋要留意,若前屋主未取消營業設籍,買方不僅會遭核課租賃所得,且地價稅、房屋稅都無法適用自用住宅優惠稅率。(摘自:工商時報

獎金課稅 公私大不同

私人與政府舉辦的機會中獎獎金課稅方式大不同。財政部南區國稅局表示,台灣彩券中獎獎金採分離課稅;但私人舉辦的中獎獎金,應依據所得稅法「競技、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」規定繳納。(摘自:經濟日報

上市櫃 須全面設審計委員會

金管會將擴大獨董及審計委員會設置範圍,717家尚未設立審計委員會的上市櫃公司,最遲須在2022年前設置,有68家須在明年底前設立;2022年後,所有上市櫃公司監察人將被審計委員會取代。(摘自:經濟日報

公司法新規 家族企業要留意

公司法大翻修,對於家族企業影響重大。家族企業可著眼在董事會召集、董事的利害關係揭露說明,以及股東會召集等方面,並搭配特別股運用的因應對策。(摘自:經濟日報

 企業申報職工福利金 員工醫藥費核實認定

企業每年可列報的職工福利限額,必須視增資金額、年度收入及下腳變價等情形而定。不過財政部國稅局指出,營利事業在列報職工福利金時,員工醫藥費可核實認定,不受限額限制。(摘自:經濟日報

債權和解列呆帳損失 須檢具筆錄或裁定書

經濟景氣變化大,不少營利事業應收債權成了呆帳。財政部國稅局提醒,若是雙方協議和解,營業人必須出具相關筆錄或是裁定書,才能列報呆帳損失。(摘自:經濟日報

營業人經常性匯款 屬私人借貸須舉證

營業人經營公司進行資金調度相當常見,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提醒,營業人若要主張帳戶中的經常性匯款是「私人借貸」,而非交易款項的話,就必須負起舉證責任,否則遭認定為銷售額,恐遭稅局追補稅款。(摘自:經濟日報

境外電商 國稅局本月啟動查稅

國稅局本月起首次啟動查稅,從金流追查已做稅籍登記的境外電商,申報銷售金額與實際交易金額是否相符,如果差太多就會被查稅,也針對還沒稅籍登記但已達應登記門檻的境外電商,進行追查。如果短漏報又不接受輔導,最嚴重可能阻斷IP,等於是對境外電商處以停業處分。(摘自:聯合晚報

企業2月6日前清算 稅率維持17%

今年2月總統公布所得稅法修正,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已自17%調高至20%。不過,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,企業辦理決清算申報時,若清算結束日在修正公布前,則稅率仍以17%計算。(摘自:經濟日報

圖片出處:Markus Spiske